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习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生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 » 课程课件下载 » 专业课课件 » 正文

普通微生物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31  浏览次数:1578

绪论
认识微生物,并重点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历史、目前的发展概况,并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系
明确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以及明确微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重点掌握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和主要功能,掌握其群体形态(特别是菌落)特征及细菌学研究方法(如显微镜技术及制片染色技术等)
掌握放线菌的典型形态特征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了解蓝细菌、古生菌及其他原核生物的典型特征。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掌握真核生物的基本特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的细胞个体形态特点、菌落特征、繁殖特征;
掌握霉菌细胞以菌丝及菌丝体形式存在的特点,以及霉菌的菌落特征,并着重掌握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和红曲霉等工业常见霉菌的菌丝特征、繁殖方式(含无性和有性孢子)等;
掌握蕈菌菌丝发育过程的特点(如通过形成“锁状联合”实现双核菌丝的延伸等)及繁殖特点。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重点掌握病毒区别于细胞生物的独特的特点、病毒的形态特征、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以及温和噬菌体的侵染特点。
了解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及防治办法、特别是了解病毒在当代基因工程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了解、认识了各种微生物的形态和繁殖特点,就为进一步认识、研究并利用微生物打下了基础。
要研究、利用微生物的有益特性以及防止、控制微生物的有害影响,就必须首先能够培养它,才能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生长代谢以及遗传变异等特征,使之尽量在人类的掌控之内。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成代谢的过程是很复杂的。教材将常见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分成脱氢、递氢、受氢等几个阶段来描述,把各种微生物中趋于共性的问题做了高度概括和阐述。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学习中要学会理清思路,能从微生物生物氧化的类型入手,特别要分清异养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3种代谢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着重掌握微生物的几种典型发酵类型如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等的途径、关键酶、产物、产能和代表菌。
代谢调节部分是要在充分复习《生物化学》中代谢调节模式的基础上,理解诱变选育策略在实现工业发酵的代谢调控方面的应用原理及作用。“如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调控规律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
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主要理解遗传物质在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理解其中的概念、术语(如遗传型、表型、染色体、核基因组、基因、操纵子、密码子、碱基对、质粒、F因子、Ti质粒等等)。
2)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重要类型及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称性的平板影印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基因突变的机制并着重了解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方式。
4)重点掌握从自然界分离微生物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并着重领会增殖培养、平板分离、诱变准备和诱变操作、筛选方法的设计、以及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策略等;
5)重点掌握菌种衰退的原因、防治办法、复壮的方法和菌种保藏的原理、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微生物与环境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环境,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可为人们开发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以使人们利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来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人类更好地利用微生物,为防治人和动植物疾病,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概念: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
1 生物界的分类
2 微生物的分类学
3 分类单元和分类名词
4 微生物的命名
5 进化指针的选择
6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7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图片)
 

 
[ 网刊订阅 ]  [ 课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按分类浏览
 
热门课程